第656章 先釣,七尺青竿
莫若淩霄 by 月關
2023-6-4 00:06
唐治現在是聽政的皇太孫,說是聽政,實際上已經秉政了,尤其的忙。
但,後園子裏的事,也不能不管不是?
畢竟,正宮還沒正位,他不出面,誰能管啊。
唐治從承恩殿,匆匆轉向宜春宮。
進了含香殿,就見孟姜孟大姐穿著壹身武服,盡顯婀娜體態,背上背著她的鴛鴦寶劍,手裏提著個小包袱。
七八個女官和宮娥正攔在她的面前。
壹見唐治到了,眾女官大喜,連忙道:“殿下來了,太好了,孟姜姑娘要出宮去,奴婢們攔不住。”
唐治擺擺手,讓她們退下。
唐治走上前去,繞著孟姜轉了壹圈兒,孟姜沒好氣地道:“幹嘛,圓墳呢妳?”
唐治笑了,在她鼻頭上刮了壹下,道:“多大人了妳,怎麽跟不懂事的小孩子似的,這又鬧什麽。”
明明自己比他大兩歲,偏被他當小女孩看待。
孟姜明明心裏很受用,可面上卻是不屑壹顧。
她哼了壹聲,道:“妳知道,我懶散慣了的,可在妳這孫子宮裏,實在是太受罪了。”
孟姜把包袱往桌上壹丟,扳著指頭數落起來。
“坐要有坐相,站要有站相,吃東西也要有講究。每天壹睜開眼,掌筵女官,司則女官,掌嚴女官,掌縫女官,掌藏女官,司饌女官,賞食女官就圍著妳嗡嗡嗡,救命啊……”
孟姜痛苦地抱著頭,跟被唐僧念了緊箍咒的孫猴子似的,壹副痛不欲生的模樣。
唐治失笑,道:“繁文縟節,我也討厭,不過,小謝把這些女官安排在妳身邊,也是為妳好啊。”
唐治執起她的手,柔聲道:“我是不會虧待了妳的,怎也得有個貴妃的封號給妳吧?要接見命婦的,妳說妳沒點規矩,她們回去,還不笑話咱們家?尤其是那些名門士族,可是壹向目高於頂,皇家在他們眼裏,都嫌底蘊不足的。”
孟姜道:“我求求妳啦皇太孫殿下,我救妳性命也好,救聖人出宮也罷,妳多少念我壹點功勞,切莫恩將仇報啊,那樣的日子,我想壹想,都不如自盡算了,簡直沒法活。”
可憐這孟姜姑娘,壹身藝業驚人,更曾是繼嗣堂隱宗宗主,普天之下,還沒有叫她怕的。
可如今,卻被唐治已經吩咐,對孟姜務必簡化簡化再簡化的宮廷規矩,折磨的死去活來。
妳看看人家三葉五弦七思九真,就特別熱衷於學習這些規矩。
就連五弦和七思大著肚子,也不肯落了課程,唯恐以後有什麽失儀的地方,丟了皇家臉面。
唐治也是無奈,道:“可是,作為貴妃,不僅要經常接見命婦,還要與我壹起接見大臣的,我自然希望妳自由自在,可是坦白講,不是我愚腐,必要的規矩還是要講的,妳想想……”
“我不想,我不要做貴妃。”
孟姜終於發現了,壹個高貴的名份,必須也要承擔許多的義務,這其中就包括與其身份相稱的規矩。
孟姜道:“妳把妃嬪的名份,留給別人吧,我不要還不行嗎?”
唐治道:“妳與我總要生兒育女的,妳不要沒關系,可妳不要身份,到時候妳我的兒女會不會埋怨妳?”
生兒育女?
孟姜壹想到壹群剃茶壺蓋、梳朝天辮的小小子、小姑娘,流著鼻涕圍著自己喊娘親的壹幕,就不禁打了個哆嗦。
咦?壹個還不行嗎?我為什麽要想象壹堆?
都怪黃冠子,什麽“子息春至滿堂桃李,何須園後問青黃。”
孟姜去意更決了:“三郎,妳放我走吧,我……每年七夕來與妳壹唔,妳這宮裏鶯鶯燕燕的也不差我壹個。”
這是要演牛郎織女麽?
唐治也有些無奈了,他四下看看,女官和宮娥太監已經識趣地退下了。
唐治便壓低聲音道:“孟大姐,弟弟現在說了不算啊,上邊還有個老太太呢,我也不能太放肆啊是不是?妳說學劍多辛苦啊,妳還不是受了天下無數人都受不了的苦,練得出神入化?
妳等我完全當家作主的那壹天,我下特旨,準妳不守宮裏規矩,這總行了吧?”
孟姜眼珠壹轉:“我想出宮就出宮,不許壹堆人陪著。”
“行……但是只準出宮去見女的,不準單獨會唔男的。”
孟姜瞪起了眼睛:“怎麽,妳還怕我不守婦道?我要不想守,妳看得住嗎?”
“行不行吧,妳就給個痛快話。我就是吃醋還不行嗎,誰讓妳懶懶散散的,我倒不怕妳不守婦道,反正也沒準能讓妳看得上。我就是不想讓別人看見妳懶懶散散的樣兒,妳那樣子,只準給我看。”
孟姜被他哄得心花怒放,勉勉強強地道:“臭德行,那……行吧,人家依妳。”
“所以,妳現在多少學上壹點兒?我帶妳進宮給老太太問安的時候,妳裝著點就行,回了這東宮,我準妳自由自由,只要妳學會了,就不教那些女官們跟著妳了。”
“行……吧,這輩子真是被妳吃定了,當初我在琵琶山上何等逍遙自在,真是栽在妳的手裏了。”
孟姜不情不願地答應下來:“我的‘銜蟬小奴’、‘昆侖妖精’還有‘從心自飲’什麽時候給我走金城接來,我都想它們了。”
唐治道:“我已派人去隴右傳訊了,已經囑咐他們回來時,把那三只貓兒接來。”
“算妳有心。”
孟姜把劍也摘了下來,順手壹拋,準確地落在墻邊的劍架上。
“那我就先不走啦,且委屈壹下。”
“等等,這武服不要脫。”
手指已搭到衣帶上的孟姜瞪眼道:“幹嘛?”
“對啊!”
“什麽就對啊?”
孟姜忽然明白了,俏臉“騰”地壹下,瞬間通紅:“臭小子,我是問妳……哎喲。”
話猶未了,她已被唐治攔腰抱了起來,走向閨房。
“大白天的,妳幹嘛?不是,妳想做什麽?”
唐治的笑音從屏風後面傳了出來:“孟姜姑娘這壹身武服英姿颯,本宮看了心癢難搔,女俠不如就從了本宮吧,從此吃香的喝辣的,享用不盡。”
“啐,妳少哄我,還吃香的喝辣的,我信妳個鬼,明明是腥的。”
“嗤啦……”
梵音和如露腳步輕盈地走來。
她們現在雖還沒有冊立封號,正式給予名份,但顯然也不可能再去旁處了。
慈航庵如今以俗家弟子相待。
雖然二人重涉紅塵,但對師門依舊有著深厚的感情,平素用度也崇尚節儉,起居坐息也依舊循著往日規矩,非常自律。
雖然她們現在更心向唐治,但是對於禪門西擴的事並未置之不理。
此時來見唐治,就是想請示壹些事情。
禪門對此已是萬事俱備,但沒有唐治點頭,很多方面沒有辦法配合關中禪門西向滲透的。
結果,二人也是耳力夠好,剛到廊下,還沒進門,就聽見了含香殿上的虎狼之詞。
羞得兩個才剛還俗、涉世未深的小姑娘面紅耳赤,腳下壹旋,便又溜之大吉了。
……
謝小謝俯臥榻上,房中檀香裊裊。
凝清和翠羽輕拭額頭細汗,推拿已經結束,開始壹根根拔下插在她經絡之上的銀針。
二人動作雖然輕柔,正閉目養神的小謝還是感覺出來。
“唔,結束了?”
凝清道:“是!恭喜娘娘,已經結束了。”
小謝笑道:“結束就結束,有什麽好恭喜的,明兒還要麻煩兩位道長的。”
翠羽掩口輕笑道:“娘娘誤會了,師姐是說,為娘娘所做的治療已經結束了。”
小謝壹呆,旋即大喜,壹下子坐了起來,也不顧輕衫褪下,忘形地抓住凝清的手道:“真的結束了?我已經好了麽?”
凝清嫣然道:“娘娘放心,絕對沒有問題了。”
小謝猶自不敢置信,道:“按照兩位道長之前的說法,還得幾個月時間吧?現在真的好了?”
如露道:“是啊,本來正常的話,還得幾個月呢。不過,娘娘心情舒暢,好的便快。”
小謝大喜,女兒家若是沒有子嗣,簡直就是最大的心病。
尤其是她出身朔北士族,這種出身的人尤其註重子嗣傳承。
如今貍奴、小春、五弦、七思相繼有了結果,每每抱起貍奴的女兒,她就眼熱的不得了。
如今,她終於可以孕育自己的骨肉了。
小謝喜極而泣,竟情不自禁地給凝清、翠羽跪了下去。
小謝哽咽道:“二位道長再造之恩,小謝沒齒不忘。”
壹見小謝跪下,凝清和翠羽慌的不得了,連忙也跪了下來。
凝清道:“娘娘且莫如此,貧道受不起呀。”
小謝道:“受得,受得,這等大恩,如何還當不得小謝壹跪?”
翠羽見她真情流露,也不禁感動,道:“娘娘快快請起,娘娘是個好人,能為娘娘治好痼疾,我和師姐也歡喜的很呢。”
凝清微笑道:“是呢。如今娘娘痊愈,貧道與師妹,也就功成身退了。東宮禁地,以後我們兩個出家人就不好出入了,娘娘有暇時,妳我可在玉葉觀中再見。”
小謝與二人相處這麽久,早已情同姊妹,哪裏舍得就此分開。
聽凝清這麽壹說,小謝忙道:“小謝願與兩位道長義結金蘭,結為異姓姐妹,妳們出入東宮,便不妨事了。”
翠羽笑道:“不行的,我們是出家人,便是父母兄弟,都要割舍了紅塵,又怎麽可以與人義結金蘭?”
小謝壹拍額頭,歉笑道:“是了是了,既如此,小謝便去玉葉觀,拜尊師無塵道長為師,做壹個玉葉觀的俗家弟子,如此,兩位道長便是我的師姐,也是壹樣的。”
凝清心中壹動,慈航庵不要面皮,為了巴結皇太孫,把兩個如花似玉的小尼姑都還了俗,送進東宮去了。我們把謝妃度入道門,才不會叫皇太孫偏袒了佛門呀。”
兩小道對視壹眼,翠羽欣欣然道:“若是如此,貧道求之不得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