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百四十八章 撤軍
神啟者說 by 江南南丶
2022-9-19 22:29
等到曹沛離去,曹孟看向行軍地圖,微微嘆息道:“說起來,這還得怪孤冒進,若當初不是孤決定分兵前行,也不會被孫伯靈趁虛而入,或許今日還真能如妳們所說,趁虛而入,打他們壹個措手不及。”
劉德微微笑著道:“國主察覺到了?”
曹孟壹拍大腿,笑罵道:“廢話,妳能看出來的東西,孤難道就看不出來?墨家軍前方勝了壹仗,更知道我軍糧草不足,本可以乘勝再壓我東南壹邊,截斷我軍最後壹條糧道,可如今墨家軍龜縮不出,甚至主動收縮戰線,以孤的計算,此時孫伯靈大概已經離開了戰陣,領著人馬回稷城幫仲倪鞏固朝堂去了。”
“墨家大軍群龍無首,自然要轉攻勢為守勢。”
“沛兒說的第二點雖然有理,終究他還是年輕,沒有看出墨家朝堂之穩,不單單在於仲倪,更在於孫伯靈率下大軍。趁此孫伯靈不在軍中之際,此戰難道真的全無機會麽……”
“國主,這壹戰……不該打。”劉德輕聲道。
曹孟點了點頭,嘆息道:“不錯,有機會,但無異於賭博。打仗的事情,雖說無險則無勝,但當下我軍士氣不高,若強行開戰,輸面太大了些。”
“若要是換作孤當年只身北上的時候,輸了倒也沒什麽,反正壹無所有,橫豎只有孤壹人的生死罷了,然而此番關乎滄海國運,關乎將來能否天下壹統,不得不慎。”
“既然如此,國主打算怎麽辦?”
聽到這個問題,曹孟也不好回答,只是閉目沈思,良久後道:“劉德,我軍糧草剩余幾日?”
“國主心中想必也很清楚……”劉德道:“雖說我們這些時日以來巧立名目從那些大戶豪紳家弄來不少糧草,可大軍行動,吃飯是頭等大事,軍中個個又都是大肚漢,估計……撐不到五日。”
“五日……”曹孟撫摸著自己的胡須,又問道:“那五萬俘虜情況如何?”
劉德的語氣十分平淡:“按照國主的意思,每天兩頓,壹人壹碗菜湯,三塊面餅,這已是我軍所能給出的最多的糧食了。”
說到這個,張翼突然來了氣,猛壹巴掌拍在桌面上,罵罵咧咧道:“國主,我老張還是得說兩句,那五萬俘虜吃得也忒好了些,妳看咱們現在自己人都半饑半飽的,結果還要給他們分糧食,何必呢?國主妳是沒見那群王八蛋的樣子,眼見拿到手的三塊面餅和菜湯,居然還說我們是故意在虧待他們,老子真想拿著矛壹人壹下全給他捅死算了。”
“張翼!妳放肆!”關長羽看見劉德臉上的表情越發晦暗,立刻呵斥道:“分食之事,本就是國主決斷,哪論得到妳在這裏謾罵!”
“沒事。”曹孟擺擺手,“我知道大家這些天心裏都積著些怨氣,說說無妨……不過,張翼妳可別真拿著矛去殺人啊,否則……別怪孤翻臉無情了。”
張翼低聲咕噥:“要不是二哥那天攔著我,我早殺了……”
隨後他的背上又挨了關長羽壹拳,這才住了嘴。
曹孟思索良久,終於嘆息道:“劉德,看來還是孤錯了,沒有早些聽妳的方略。如今我們再想攻克墨家顯然不大可能了,眼看著,這洪關我們也守不下去了。”
劉德沒有說話。
曹孟也知道劉德這是在給他顏面,所以笑了笑道:“既然如此,也該是下決斷的時候了,趁著如今我們還未斷糧,撤軍總歸來得及。”
“撤軍?”此話壹出,立刻引得三位將軍側目。
“撤到哪兒去?”關長羽問道。
曹孟道:“自然是撤出洪關,之前占據的地方,也都不要了,留三萬駐守龐東,總還算有兩郡之地,好過白來壹趟吧。”
張翼立刻瞪大眼睛:“那麽多的地,都不要了?”
劉德平靜地解釋道:“要來也沒有用,我軍糧草根本不夠二十五萬大軍的供給,要守的地方越大,需要的人手也就越多,反倒容易陷入孫伯靈的疲敵之策中。”
曹孟點了點頭:“不錯,若是那樣,別說之前占據的地方,連那兩郡之地也不保,孫伯靈不會給我們機會,壹旦被他得勢,我軍必定吃緊,到時候想走都走不了。”
劉德看向曹孟,問出了至關重要的問題:“那五萬俘虜呢?”
“妳怎麽認為?”曹孟征求著劉德的意見。
“國主何必多問?”
“我明白了。”曹孟微微嘆息道:“都放了吧,放他們……回家。”
“放了?”關長羽震驚之下豁然起身,“那可是五萬人,壹旦讓他們回去,便是壹支軍隊,大哥、國主,妳們難不成是喝多了……”
“哈哈。”想通後的曹孟大笑起來,“正相反,孤如今比任何時候都要清醒。既然以俘虜要挾墨家已難達成,又不能殺俘失卻天下人心,不如放他們回去。其實……五萬人算什麽?墨家寧肯堅壁清野,也要護得關隘周全,此為不仁。不在乎這些俘虜的生死,這是不義。而孤放了這些俘虜,卻是大仁大義。孤以大仁大義對墨家的不仁不義,這五萬人回去之後壹定能讓百姓們知道我曹孟是個怎樣的人。”
他沈聲道:“而這天下黎民萬千,若能有壹個‘正義之師’的名頭,到時候,前來投奔孤的人只會更多,又豈止五萬?”
“國主英明。”
劉德站直了身體,雙手寬大袖子隨著動作擺動,以面如冠玉的他緩緩下腰,把頭埋入交疊的袖子之中。
這才是他選中的那個人,若非他有這樣的氣度,自己又怎麽會獻出壹切,以壹腔熱血報效於他?
然而這時,曹孟卻嘆息了壹聲,道:“說起來,我倒是後悔沒有讓值兒隨大軍同行,不然也可以聽聽他的想法,看看與沛兒的是否相同。”
劉德低著頭,微微閉上了眼。
他當然知道,曹孟向來不喜曹沛這個兒子,反倒更喜歡三子曹值。
這位曹三公子,不僅在文道上造詣甚高,更有壹股浪蕩灑脫之氣,而比起來,曹沛顯得過分謹慎,的確與其父的性情格格不入。
不過正是曹值身上的這股子浪蕩之意,使得他向來肆意妄為,難掌大局,也非儲君之良選。
相反曹沛謹慎持重,似乎更能扛起整個滄海的大梁。
“三公子文采斐然,然則……”劉德低聲道:“軍政之事,只怕非他所長。”
曹孟當然清楚劉德向來更屬意於曹沛,可別的事情他都能順著劉德,包括采納劉德釋放五萬俘虜的方略。
但在這件事情上,他覺得無法退讓。
“是麽?孤倒不這麽看,正因他軍政有短處,才應該多歷練歷練,開拓眼界,增長見識。”
盡管心中有無數想法,但劉德還是深吸了壹口氣,語氣淡然道:“是,但憑國主決斷。”
曹孟註視了劉德許久,自然也察覺到了他表面上的順從,更察覺到了他心中的那份堅持,嘆了口氣道:“罷了,先不說這事情。既然方略已定,那就盡早動身吧。滄海鐵騎來時氣吞萬裏如虎,走的時候壹定也不能讓人抓住半點尾巴!”